外汇百科

外汇交易自学指南

中国外汇市场|外汇交易与外汇管制变革历程

目前,中国外汇市场仍是一个以银行间市场为中心的封闭市场体系,主要是指银行间外汇头寸平仓的市场,通常称为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它在许多方面都受到政府的控制。根据国家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在市场外交易人民币和外币。

以下是中国外汇市场的组成部分:(外汇保证金市场结构见国内外汇保证金市场水平)

中国外汇市场分为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零售外汇市场两部分。详见图。整个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央行授权国家外汇管理局监督银行间的即期和长期外汇市场和零售市场。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作为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平台,主要职责是提供银行间外汇交易、人民币银行间借贷、债券交易系统,组织市场交易;外汇交易资金清算交付,提供人民币银行间借贷和债券交易清算提示;提供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信息服务

指定外汇银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公司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授权从事外汇业务。指定外汇银行是指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批准的金融机构。

企业和个人:有外汇交易需求的机构和个人

图:数汇金融

中国外汇交易改革历程

与国内股市相比,外汇市场要标准化、成熟得多(指国内银行的实际交易),外汇市场的日交易量约为国内股市的1000倍。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16年中国外汇市场总营业额为119 ** 27亿元(等值180499亿美元)。因此,尽管交易规则不完全符合国际惯例,但国内银行的个人实盘仍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许多香港外汇经纪人开始在中国大陆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成为第一批渗透到中国市场的外汇经纪公司。这些办公室可以为当地客户完成一套完整的开户和交易流程。当时,由于国内交易员不了解外汇市场和外汇交易,外汇市场缺乏专业人士,这一阶段属于外汇交易盲目发展时期,由于市场不成熟,缺乏相关立法,市场监管不完善,最终导致大量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巨大损失。

1994年12月,中国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存款交易活动的通知》,明确禁止各种外汇存款交易。此后,监管部门一直对国内外存款交易持否定和打击态度。

之后,1993年底,中国央行开始允许国内银行开展个人真正的外汇交易业务,即银行持有的外币现金或存入银行外币存款,根据银行提供的报价,通过银行交易系统进入另一种外币业务,是一种封闭的外汇交易。自1993年中国银行率先推出个人外汇交易实盘交易以来,除个别银行外,全国各大商业银行均开通了此项业务。

随着股票市场的标准化,股票交易的利润率大幅缩小,投资者开始进入外汇市场。国内外汇交易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个人外汇交易业务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除股票以外最大的投资市场。

当然,外汇保证金业务在中国并没有消失。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中国人开始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在线外汇保证金交易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投资方式,吸引了大量国内企业和个人参与,资金入门要求低,回报率高。网上外汇交易的发展打破了地域限制,使个人和小型机构投资者必须依靠当地经纪人参与外汇交易,更方便地进行外汇投资。

2004年,随着中国监管政策的放宽,国际知名外汇经纪公司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大陆CMC Markets第一批外汇经纪人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

2004年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 《金融机构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金融衍生品是一种金融合同,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资产或指数。银行无需额外批准,即可开展新的金融衍生品业务。

2006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创新指南》。根据本指南,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商业银行可以引进新技术,采取新方法,开拓新市场,建立新组织,开展各种新活动,

2006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批准首次为个人投资者推出外汇期货交易,这是国内个人投资者首次采用保证金交易模式的新外汇交易方式,这是中国外汇保证金交易门将开始的信号。

同年,交通银行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满金宝外汇保证金业务,杠杆率为5倍。 ,国内几家商业银行纷纷效仿,推出了外汇保证金业务。随后,中国银行(保证金外汇宝)、民生银行(易富通)、招商银行也为国内市场推出了外汇保证金业务。民生银行的杠杆允许客户以最高杠杆率进行外汇交易,客户数量每月增加约3000个。国内外汇保证金业务大发展时期似乎已经到来。

但这次尝试并没有持续太久,政府很快就停止了业务。2008年,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外汇保证金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称,在本通知发布前已开办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再向新增客户提供此项业务,不得再向已从事此业务客户提供新交易(客户结 ** 位置交易除外)。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正式全面停牌。

2015年,中国央行批准了首批境外央行 ** 财富基金和国际金融机构已注册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这些海外机构包括三家海外央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和匈牙利国家银行。与此同时,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世界银行信托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四家机构也被批准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

总的来说,绝大多数国内外汇投资者参与国内银行的实际交易,而保证金交易仍需要时间,因为国内尚未完全开放,国家外汇管制政策。然而,世界各地仍有许多外汇经纪人被这个繁荣而庞大的市场所吸引。目前,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外汇保证金交易代理。在他们的背后,有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知名外汇保证金交易机构。

中国外汇管制改革

1979年之前

中国严格控制外汇的供需和分配。所有的外汇收入(主要是出口收入)都必须售给国有银行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所有的外汇支出(如进口或者其他非贸易目的的)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如央行)的批准。影响汇率形成的因素不包括市场因素。1950年,由于中美关系恶化,双方冻结了自己国内数十亿资产。因此,为了保护外资安全,中国宣布停止兑美元汇率上市。也就是说,从1952年到1972年,中国附属于英镑汇率,因此人民币公开汇率在此期间兑英镑汇率。从1973年开始,人民币汇率采用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政策。为了促进中国国际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大陆开始参照国际货币市场,在不同时期选择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外币,形成货币篮子,然后根据各种货币的权重加权计算人民币汇率。

1979 – 1993

1979年,为了鼓励出口和吸引外资,中国开始实施外汇留成,增强企业外汇自身 ** ,这仅限于具有外汇收入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主要是指外汇金额留成。外汇创新单位将外汇出售给国家银行后,国家将按规定的留成比例分配给外汇金额。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现有外汇留成,允许其全额保留现有外汇收入。

自1981年以来,中国大陆开始实施两种不同的非贸易和贸易活动汇率。前者仍按货币篮子的加权平均计算,后者主要用于进出口贸易的结算。1985年1月1日起,停止实行贸易结算价,各类外汇买卖一律按公布牌价结汇。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外汇市场参与者数量开始增加,汇率交换更加灵活。1993年,108家当地外汇调整中心加入国家体系,外汇市场调整价格开始形成,与官方汇率并存。与此同时,央行开始谨慎干预市场。

随着交换汇率的多样性,交换市场本身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如寻租和一些非法行为。然而,这在中国建立真正的外汇市场的过渡中发挥了作用。在1979-1994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官方汇率在不断调整,人民币兑美元也在贬值。随着官方汇率的不断贬值,央行也开始准备统一汇率,改革汇率机制。

1994年之后

1994年是中国外汇改革的转折点,15年的外汇支付和留存制度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国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强制银行结算销售制度,基于市场供需,单一管理浮动汇率机制开始正式实施,官方汇率和调整汇率。1994年4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始正式运营,也标志着中国统一规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成立,成为中国主要的外汇交易场所。同时,个人因旅游、学习或其他个人需求而购买外汇的行为将受到新标准的控制,个人每年的外汇交易限额为8000美元。

1995年,中国终止发行外汇兑换券;1996年7月,外资企业企业的外汇交易被纳入银行外汇结算和销售系统,取消非贸易非商业外汇交易系统,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在银行间市场自由购买外汇。同年11月底,中国正式实施人民币经常项目。1997年,中国大陆合格企业可开立外汇结算账户,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收入。日元交易于1995年开始,央行于1997年正式试行远期外汇交易。亚洲金融危机在1997年爆发,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为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并重点加强资本流出的管制,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1998年12月,外汇调整中心正式关闭,此后所有外汇交易也开始纳入银行结算和外汇销售系统。1998年底,央行开始允许国内银行开展实盘外汇交易业务。到1999年,随着股市的标准化,股票交易的利润率大幅下降,一些投资者开始进入外汇市场,国内外汇交易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央视报道,外汇交易已成为股票外最大的投资市场。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中国的外汇体系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进一步重视外汇资金流入流出的平衡管理。同年,中国 ** 与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发出通知,允许中国居民以美元的价格在中国股市买卖B股。中国于2002年4月正式对人民币进行欧元交易。同年10月,mainlandChina再次调整了外汇账户管理政策,进一步放宽了许企业开立外汇账户,持有去年外汇收入的20%。双向贸易从2003年10月开始,贸易时间从半天延长到全天。

2005年是中国外汇市场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今年5月,8种货币兑换正式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2005年7月,央行宣布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和管理。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启动。美元被重新股价,交易价格一次性调整为8.11元,作为第二天外汇市场指定银行间交易的中间价。

2005年后,十年汇改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实行基于市场供求、参考一篮子货币调整和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22日,央行宣布将于2005年8月9日公布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2006年1月4日,央行扩大了指定外汇银行的长期外汇结算和销售业务,并开展了人民币和外币退出业务。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模式,并保留匹配模式,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

自2006年6月以来,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首次在中国推出个人远期外汇业务,不仅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外汇交易方式,而且首次采用了保证金交易或模式,这是中国外汇保证金交易门将开始的信号。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自汇率改革以来首次突破7.8整数关口。2007年5月21日,央行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动范围从0.3%扩大到0.5 2009年4月8日,在上海和广东省四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2009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四年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累计升值21%2010年6月19日,中国宣布将重新继续汇率改革,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

2010年8月19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对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交易, 马来西亚林吉特成中国首个询价非美货币2010年9月15日,美国会召开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听证会, 进一步向人民币施压2010年11月22日,国内银行间市场开办人民币兑俄罗斯卢布交易2010年12月15日,莫斯科挂牌人民币对卢布交易, 俄罗斯成为人民币在境外挂牌交易的第一个国家2011年1月14日,央行“一号文件”允许获批境内企业采用人民币进行境外直接投资2011年2月22日,德意志银行首试离岸人民币交易电子平台, 有助于推动离岸人民币作为交易结算货币的发展2011年4月1日,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就正式推出, 为企业和银行提供更多的汇率避险保值工具2011年4月2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年内扩至全国, 继续开展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2011年5月7日,82家俄罗斯银行设人民币账户, 中行尝鲜人民币国际化2011年6月19日,二次汇改一周年 人民币结束两年横盘升值5.4%2012年4月16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区间由0.5%扩大至1%,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1%扩大至2%2012年5月2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完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日元交易方式,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2013年4月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完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澳元交易方式,在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人民币对澳元直接交易2014年3月17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2%扩大至3%2014年3月18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对新西兰元直接交易, 有利于形成人民币对新西兰元直接汇率2014年6月1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2014年7月2日,取消银行对客户美元挂牌买卖价差管理,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更大作用,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汇率预期分化,中央银行基本退出常态外汇干预2014年6月1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2014年9月29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欧元直接交易2015年1月21日,央行与瑞士国家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瑞士,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2015年06月27日,央行称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来源数汇金融

no cache
Processed in 0.431522 Second.